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记者 刘泊静 通讯员 韩品品 报道 5月21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京召开主题为“和聚众力,创新未来”的创新大会。会议发布14项国家电投重点科技创新成果,表彰国家电投2018年度科技奖获奖项目,介绍并发布国家电投创新体系、规划和相关政策。会议同时举办创新论坛,围绕新时代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科技部、工信部、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国防科工局等部委相关负责人,国家电投专家委专家委员,以及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东方电气集团和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数十家高等院校的数百名专家学者齐聚创新大会,见证国家电投创新成果发布,共商新时期国家电投创新发展大计。
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国家电投要切实贯彻中央对创新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家电投必须强化政治责任、履行国家使命、勇担创新重任,在能源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推动集团战略落地。以战略为指引,取得关键技术突破;以目标为导向,推动重点任务落实;以体系为保障,打好创新基础。促进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通过创新推动企业结构升级,转型发展,并同步推进补齐短板、跟踪发展、超前布局三个方面的工作,努力将创新引领优势固化为产业转型的胜势。要在创新模式方面深化交流与合作,确保关键核心技术自主自控,广泛深入地实施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要构建创新友好的生态环境,让各类创新主体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要围绕集团公司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发挥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等,充分释放各类人才活力。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全员创新、全程创新、全链创新的创新文化,发挥创新引领增长的乘数效应。
国家电投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江毅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就贯彻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准确领会会议精神,抓好落实;二是深入实施创新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要进一步落实责任,持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四是激发全员创新活力,营造良好“双创”氛围。
大会发布了重大专项、火电、新能源、新业态、智慧能源、协同产业等领域的14项国家电投重点科技创成果。国家电投以先进能源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创新为目标,以商业模式创新与业态创新为手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了局部创新、孤立创新向系统创新、协同创新转变,构建了纵向一体、横向协同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宝塔型”研发体系。在两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方面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带动了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提升;在新能源、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领域,国家电投秉承“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技术进步,积极培育新业态,取得了一批高质量成果。近3年来,国家电投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93项,累积获得专利授权2721件,主持和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共计620余项。
会议表彰了国家电投2018年度51项科技奖获奖项目,并为国家电投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颁发了聘任证书。创新论坛上,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何建坤,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中国国际交流中心总经济师,研究员陈文玲,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经济与信息研究室主任、教授夏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研究员时璟丽,围绕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电力行业变革、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面对未来的中国能源》《互联网革命与产业创新》《实现时空资源优化配置的现货市场》《光伏发电政策及电价趋势分析》主题演讲,并与现场代表进行互动交流。
会上,国家电投创新部介绍了集团公司创新规划和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国家电投将围绕“价值创造”,对内形成全员创新的格局,对外强化产业创新的协同,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分工明确、绩效突出的创新体系。会议发布了《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政策》,提出提高科技奖励标准、改革科技项目创新机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九大政策;发布了《集团公司创新激励政策》,2019年上半年拟在8家企业开展中长期激励机制建设,其中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周期激励计划、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技型企业岗位分红激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发布了《集团公司创新投入政策》,在JYKJ体系中纳入研发经费预算,通过健全科技创新考核指标体系,优化创新考核规则手段,多措并举保障科技投入资金需求。
国家电投重点科技创新成果
两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方面:“国和一号”设备研制基本结束,有效形成了三代核电装备产业链;重型燃机产品自主化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火电领域:国家电投牵头承担的“1000MW高效宽负荷超超临界机组开发与应用”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完成汽轮机叶型优化、炉膛选型等多项核心技术突破,取得了26项国家专利;建成河南沁阳1000MW一次中间再热超超临界示范机组,实现50%负荷机组效率提升超过3个百分点,供电煤耗平均降低约25g/kWh,为提升机组调峰的经济性,消纳新能源提供重要保障。
新能源领域:水光互补技术的研究示范应用解决了光伏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的难题,为国际能源结构调整探索了新道路;霍林河百万千瓦级示范工程,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含风电、火电和电解铝负荷的百万千瓦级孤立电网的联合运行,攻克了高载能工业孤立电网消纳大规模风电的难题,打造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技术平台——御风系统,集风资源评估、电力气象预报、风场控制优化等功能于一体,集成最高分辨率的全球新能源资源图谱,并成功应用于内蒙古乌兰察布600万千瓦外送风电基地。
新业态方面:国家电投站稳新业态前沿,实现关键环节自主化,30kW级燃料电池电堆综合性能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国际水平;开发的三代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整体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智慧能源方面:国家电投北科产业园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在对能源生态系统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实现了电、热、冷、气的统一供给与协同转化;上海前滩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达到83%以上,节能20%以上,减排温室气体40%。
协同产业领域:国家电投是国内第一家掌握半导体级多晶硅生产和质量控制核心技术的生产企业,质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我国集成电路战略原料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环保方面:国家电投积极响应国家超低排放号召、满足高效低成本超低排放技术需求,在常规湿法脱硫技术基础上开发了沸腾式泡沫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并广泛应用于电力和非电领域烟气超低排放项目126台燃煤机组,每年减排粉尘3.19万吨、二氧化硫471.6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