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阳光,35岁,201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江西公司新能源发电分公司工程部副主任,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集团公司劳动模范、优秀奋斗者等荣誉称号。
郑阳光:人生如同“一米阳光”稍纵即逝,我愿用自己这与生俱来的“一米阳光”,永远照亮心中的那份“阳光”事业。
郑阳光,2011年成为国家电投的一员,如今,他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工程管理者,他参建的三个光伏电站项目均已成为江西省光伏标志性工程或示范基地,为江西省乃至南方地区的光伏电站建设提供了样本。
2015年7月,郑阳光被任命为乐平光伏项目经理。光伏项目看似简单,但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循,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该项目的最大难题就是土地协调,在他到达项目的第二天,由于一夜暴雨,附近村庄大片农田青苗受淹,村民要求赔偿并阻工。郑阳光立即带人赶赴现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被淹没的田埂上巡查。在查清施工弃土是造成内涝的原因后,他立即安排施工单位快速清理,疏通沟渠。通过几次协调,他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充分信任,并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2016年底,该光伏电站如期投产,打造了全国首个双轴跟踪系统光伏电站和江西省首个农林光互补光伏电站。
2017年春节刚过,郑阳光即被调任江西共青城光伏项目经理,并立下军令状:当年6月30日前,一期6.5万千瓦务必并网发电。该项目地处鄱阳湖滞洪区,滩涂沼泽,车辆无法进入。又值汛期,为了防洪,光伏支架要高出地面6~9米,安全和施工难度极大。有了乐平光伏项目建设经验,郑阳光从容了许多。他邀请该公司班子成员和政府有关负责人在项目部成立共青临时党小组,并将施工单位党员干部纳入进来,实行“垂直领导、双重管理”,定期过组织生活,协同指挥作战。为缩短建设工期,郑阳光把工程建设分为内、外两个战场统筹推进。内部“战场”,针对场地泥泞、车辆拥堵,专门修建一条4千米长的场内循环便道,保证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通畅无阻。外部“战场”,送出线路途经3个乡镇11个村庄,一些村民说高压线有辐射要求改变路径。郑阳光便挨家挨户解读政策,讲解情况,“最后一公里”迎刃而解。该项目的21.3千米的送出线路和76个塔基建成仅用时2个月,堪称光伏外送线路建设奇迹。
2018年6月,郑阳光一行前往赞比亚考察。针对当地电力基础设施薄弱,电能难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他敏锐地把目光瞄准于开发清洁能源特别是光伏项目上。双方会谈时,赞方官员带着审视的目光抛出诸多疑问,郑阳光将光伏建设的设备选型、施工管理、电力消纳等一系列问题娓娓道来,赞方官员边听边打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伸出大拇指直夸“中国工程师太棒了,中国建设太神奇了。”郑阳光一行的不卑不亢和精深业务彻底打动了对方,赞比亚政府当即同意签订10万千瓦的光伏意向开发框架协议,并且承诺后续授予境内部分水电开发权。这也是江西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能源项目“走出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