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整版报道国家电投勇当“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链长

日期:23-03-04 人民日报

  3月4日,《人民日报》第27265期11版整版刊发《国家电投勇当“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链长 持续增强我国核电竞争力和产业链韧性》一文。报道称,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主体,国家电投勇当“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链长,以联盟为组织载体,聚焦产业链完整性、安全性、先进性,锚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持续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强化产业链上下游组织和资源配置能力,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安全性稳定性、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以下为报道全文:

  2023年2月28日,“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第二届会员大会暨党建联盟成立大会召开,联盟会员单位达59家。“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是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投”)发起,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组建的、服务于产业链企业的开放共享产业合作平台,是提高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推进产业链系统高效建设的有力抓手。

  “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是以型号研发为驱动形成的先进核电产业链,以技术创新大幅提升压水堆核电厂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带动核电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建安、运行等全产业链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

  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主体,国家电投勇当“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链长,以联盟为组织载体,聚焦产业链完整性、安全性、先进性,锚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持续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强化产业链上下游组织和资源配置能力,取得阶段性成果。

  从零起步,稳步推进“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做大做强

  自2022年2月28日“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在上海成立以来,国家电投始终立足于产业链高水平自立自强,凸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从吸收第一家会员单位,到打造“百家联盟”,坚持以“战略合作协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配套协议”统筹推进产业合作,探索和运用一系列创新组织模式,着力构建创新链、金融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发展生态圈。国家电投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按照国产化100%和产业链自主可控原则,国家电投提出“抽丝剥茧、由表及里”的工作方法,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稳步推进“国和”系列核电型号整机、零部件和软件国产化攻关和替代,完成非能动余热排出流量控制阀、1E级磁浮子液位计等11项设备攻关。零部件级物项已完成299项攻关。在自主化软件方面,“核电厂安全分析与工程设计一体化软件包”(COSINE)中9项需取证软件已全部提交国家核安全局,其中1项已获得批准。

  聚焦提升核电产业“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能力,联盟创新性引入“研发供货一体化”模式,将采购需求前置,签订研发和供货一体化协议,研发成功即供货应用,为难度大、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设备研发提供保障,如非能动余热排出流量控制阀国产化攻关成功后直接采购应用于“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按照“谁投入、谁受益”原则,联盟通过项目协议按投入比例、风险补偿等约定共享成果收益,如针对市场前景大的高燃耗乏燃料运输容器,由国家电投上海核工院、国机集团中国二重、上海电气联合出资投入研发,实现强强联合。以“利益共享、意向合作、统一清单”为原则制定首台(套)工作实施办法,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协同,确定首批169项首台(套)设备。同时,强化标准引领,2022年立项/发布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超过80项,提升国际影响力。

  通过建设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国家电投建成小型核动力装置整体性能试验平台、高温高压试验平台等先进试验装置设施近20台(套),建设国核核电设备与材料鉴定咨询中心等,2022年累计开展科研试验项目近100个。积极打造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体系,申报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获批成立山东省先进核能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级联合研发(试验)中心达28家。同时,以上海核工院为主体,组建国内核电领域法人化运作的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深化引进联盟成员和外部研发成果,构建知识产权池,通过交叉许可、作价转让和作价入股等方式进行专业化技术成果转化。

  以“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支持我国核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重大型号创新、现代产业链的建设非一日之功。核电技术门类多、科技含量高、可靠性要求高,面临产业链覆盖广、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的挑战。

  国家电投于2008年全面启动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研发,勇担央企责任与使命,以上海核工院为技术主体,组织数百家单位、数万名技术人员推进型号研发,于2020年9月成功发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非能动先进核电型号——“国和一号”,成功攻克了包括关键核心设备的自主设计、材料、电缆、泵阀、仪表在内的一系列关键制造技术,全面提升核电装备制造企业水平,夯实支撑非能动核电项目批量化建设的基础,“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初具雏形。

  国家电投首席科学家、核能总工程师、“国和一号”总设计师郑明光介绍,“国和一号”始终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思路,全面推进设计自主化与设备国产化,满足最高安全目标、最优环境排放要求。“国和一号”于2016年4月顺利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通用反应堆安全评审。

  “国和一号”代表了非能动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可以更小代价和更短周期支撑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保障高可靠性和高经济性的能源供应,助力我国在运核电机组保持较高的先进性和领先性,巩固升级我国现有非能动技术和产业优势。推进“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建设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作用,“国和一号”两台机组的直接投资约450亿元,叠加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地方产业发展配套投资等,拉动投资总计近千亿元。

  目前,国家电投正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全力推动在山东、广东、广西、浙江、辽宁、福建等地打造一批千万千瓦级非能动核能+新能源大基地。以工程建设为牵引,国家电投持续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市场应用促进技术迭代,促进国产化应用和高端装备制造升级,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成本,推动先进非能动核电技术“走出去”。

  勇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加速建成有竞争力的“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

  国家电投充分发挥“需求提出者、创新组织者、技术供给者、市场应用者”的功能和作用,推动“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固链、强链、补链、塑链,增强产业链发展韧性。

  《“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宣言》提出,持续提升产业链安全性和完整性,到2023年全面实现整机设备100%国产化;到2030年,建成“技术上先进安全、装备上完全自主可控、经济上有显著竞争优势”的三代核电产业链,支撑“国和一号”和非能动系列型号健康可持续发展,打造新时代大国重器,助力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国家电投聚焦非能动技术,正进一步强化前沿技术突破、锻造长板优势,研发一体化供热堆、先进紧凑式多功能小堆等更安全、更经济、环境更友好的先进核能型号,持续拓宽核能综合利用“新跑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更多用途、更加智慧的核能系统。

  目前,国家电投核能总部已落户山东省烟台市,上海核工院北方分院也在烟台注册成立。国家电投将整合内部核能资源,促进海阳、荣成、莱阳等厂址的“国和”系列堆型集群建设。同时,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带动形成的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川渝等产业基地的基础上,推动形成多个现代化产业基地。

  国家电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勇担使命,加快打造“国和一号”现代产业链,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持续补短板、强基础、锻长板,助力我国“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安全性稳定性、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Copyright 2001 - 2022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19531号-2

技术服务:中国能源传媒集团数字媒体部